黃孝慈(1943-2017),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曾兩次獲中國戲劇“梅花獎”,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黃孝慈1960年畢業于中國戲劇學院,進入江蘇省京劇院工作,工青衣花旦,曾拜京劇表演藝術家杜近芳為師。她的扮相俊美、嗓音甜潤,表演不拘一格,博眾家之長,在近五十年的舞臺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演風格。
黃孝慈戲品和人品在圈內有口皆碑,代表劇目有《駱駝祥子》《紅菱艷》《四郎探母》等。她在《駱駝祥子》中塑造的虎妞形象獲得成功并榮獲多項個人大獎,曾兩次獲中國戲劇“梅花獎”、第六屆中國戲劇節表演獎、江蘇省第四屆戲劇節優秀表演獎,2000年獲文化部“文華藝術表演獎”、第十一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優秀表演獎。她還榮獲了中國文聯首屆“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和省勞動模范等稱號。此外,在《中國戲劇》《上海戲劇》《劇影月刊》上發表了“行當和流派的繼承與突破”“愿做一塊藝術海綿”等,其中論文“撕碎自己演虎妞”獲田漢文學論文二等獎。
在近60年的戲劇生涯中,黃孝慈始終牢記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與擔當,把真誠為民演唱作為價值追求,是一名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擔任江蘇省京劇團京劇演員期間,她曾受到過毛澤東、周恩來的親切接見,他們在贊賞她的表演的同時,勉勵她好好地為人民服務,這堅定了黃孝慈一生為人民演唱的信念。
從藝近60年,黃孝慈年年送戲下基層,從田間地頭,到工廠車間,從人煙稀少的海島,到幾百米深的礦井,無論條件怎樣艱苦,她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出中去。江蘇省演藝集團京劇院演員、國家二級演員石業群說:“她都做到‘三個一樣’,為工農兵服務一樣,在城里演出也一個樣,招待外賓和領導,也是一個樣子。”
日常生活中,黃孝慈平易近人,生活簡樸,沒有絲毫藝術家的架子。送戲下鄉時,她也不因自己是主演就“高人一等”,主動要求與其他演員同樣待遇;排演《駱駝祥子》時,外請演員的演出費比她高出一倍多,她沒有絲毫怨言。一次,黃孝慈因病住院,得知一名女孩因為嚴重燒傷,急需獻血換皮,她毫不猶豫報名捐獻皮膚。
黃孝慈經常說的一句話是“要想學唱戲,首先學做人”,她一生都堅持以藝為重、以德為先。“德厚流光一身正氣霞蔚天上,藝高蓋世兩部經典夢耀人間”,掛在黃孝慈追悼會現場的這副挽聯,表達出人們對這位德藝雙馨藝術家的深深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