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長期以來,女性一直是科技創新的一支重要力量。進入新時代,越來越多的女科技工作者走上前臺、勇挑重擔,據統計,我省現有女科技工作者300萬,其中126人成長為國家杰青、國家優青、長江學者等高層次人才,17位獲得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她們自覺承擔起時代賦予的崇高使命,投身科研一線,著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她們志存高遠、矢志奮斗,以巾幗不讓須眉昂揚姿態,為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貢獻巾幗智慧和力量。為進一步弘揚和傳承科學家精神,鼓勵更多女科技工作者攻堅克難、再建新功,省文明辦、省婦聯、省科協聯合新華社、新華網、人民網、中國婦女報、新華日報、江蘇廣電等中央及省市主流媒體、有關單位啟動大型融媒體宣傳活動——“百名女科學家尋訪活動”。通過豐富的媒體視角,多元的傳播形態,走進一百位女科學家的科研一線,傾聽她們的故事,傳播她們的聲音,展示她們的風采。
人物簡介
陳光俠,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徐州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長、消化內科主任、學科帶頭人、醫學博士、三級主任醫師。江蘇省醫學會消化分會常務委員,江蘇省醫學會消化內鏡分會常務委員,徐州市醫學會理事、消化分會主任委員,徐州市抗癌協會常務理事、胃腸癌專委會主任委員。
從江蘇省六大高峰人才、江蘇省“333工程”第三層次培養人才、江蘇省三八紅旗手標兵、淮海科技人才,到202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江蘇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陳光俠從醫19載,帶領團隊積極引進新技術,勇攀科研高峰,致力于消化系統早癌的防治事業。
勇攀科研新高峰
自研究生學習期間,陳光俠即投身于消化道腫瘤基礎及臨床研究。2012年,她前往南京醫科大學攻讀消化病學博士學位,讀博期間,為獲取更多精細的科研數據及成果,她有時會在凌晨收集實驗結果,索性就睡在實驗室,實驗室成了她臨時的家。
為了寫好國自然標書,陳光俠大年初二就離開家獨自來到實驗室,在宿舍吃了一個月的泡面和水餃。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公布,陳光俠的國自然中標。
近年來,陳光俠帶領團隊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衛健委、徐州市科技局等課題十余項,獲科研經費800萬元;獲江蘇省醫學新技術引進獎二等獎,淮海科技創新一等獎,徐州市醫學新技術引進獎一等獎兩項、三等獎一項,徐州市優秀論文二等獎,徐州市醫學新技術引進二等獎,徐州市發明協會科技創新一等獎;發表SCI、中華級等核心期刊論文80多篇,總影響因子40分以上,并著有專著兩部,獲批專利9項。
潛心推廣新技術
“發現一例早癌,挽救一個患者,幸福一個家庭。”這是陳光俠數年如一日踐行的行醫準則。為提升患者就醫體驗,她嘗試不用任何麻醉藥體驗胃鏡檢查。她不斷學習、總結、思考、創新,隨著科研的深入,當發現消化道中晚期腫瘤的研究轉化為臨床應用周期太長,患者短期獲益難的問題,她萌生了向早癌診治技術傾斜的決心。2014年,陳光俠是徐州地區唯一獲得江蘇省國際交流支撐計劃項目支持,前往日本東京醫科大學及日本國立癌癥研究中心,學習胃腸食管早癌的診斷及內鏡下微創技術。2015年博士畢業后,她率先在徐州地區推廣胃鏡精查項目,并成功開展胃鏡下黏膜下層剝離(ESD)、胃鏡下全層切除術(EFR)、經內鏡黏膜下隧道腫瘤切除術(STER)等相關微創技術,填補了相關技術上的空白。
作為江蘇省臨床重點專科學科帶頭人、徐州市衛生系統領軍人才,陳光俠在消化內科疑難危重病人的診治方面形成了特色。為了讓更多人享受到先進技術、精準醫療帶來的福利,她每年舉辦省市級醫學繼續教育學習班十數次,其中消化道早癌篩查及手把手培訓班數年來共舉辦約二十次,推動淮海經濟區消化領域的新技術應用。
陳光俠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將抗癌防線前移,2015年與上海長海醫院簽訂合作協議,承擔國家級科技支撐計劃,成立胃癌篩查研究協作中心,至今已篩查出數百例無癥狀胃腸食管早癌患者,均成功在內鏡下行微創切除。2016年加入江蘇省早癌聯盟,2017年加入江蘇省食管疾病規范化診治聯盟。2019年她又在醫院成立了中國幽門螺桿菌分子醫學中心徐州市分中心,為淮海地區患者提供幽門螺桿菌精準及個體化治療,提高了幽門螺桿菌根除率。2023年徐州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經徐州市衛健委批復成立,陳光俠擔任研究所所長,全力打造“醫學產研用”一體化協同創新平臺和重大疑難疾病診療中心。
“醫”路耕耘護健康
“白加黑”連軸轉是陳光俠的工作常態,有時甚至在手術臺連續工作10小時以上,但她很少主動休假。從醫以來,她以仁心仁術感動了無數患者。曾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大爺患了嚴重的消化系統疾病,經過陳光俠的精心治療痊愈出院后,又拜托她一件事。“老大爺想在自己逝后捐獻遺體給醫院。當時住院期間,老大爺認為我對他的診治特別用心,值得他信賴與托付,就拜托我完成他的心愿。”陳光俠說。
“聽民意、傳民聲。”在擔任江蘇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期間,陳光俠履職盡責,先后提交了多件提高醫療水平的建議和議案。
在擔任繁重的臨床治療和科研項目的同時,陳光俠還被聘為徐州醫科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礦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每年承擔學校的理論及實習見習教學任務,并指導研究生完成課題及論文,數年來為徐州市培養了大批高素質醫學人才。“初心如磐,‘醫’路耕耘。未來我將用精湛醫術與愛心守護健康,為建設健康中國作出積極貢獻。”陳光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