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手机av片永久免费观看,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黄色成人av

全部
  • 文章
  • 圖片
  • 視頻
  • 專題
當前位置: 首頁 >科技創新她智慧
【百名女科學家尋訪-29】胡永紅:把微生物打造成“跨界高手”
發布時間:2024-08-07 來源:《莫愁·智慧女性》

身披一條藍色披肩

講話慢條斯理

看似一位江南女子

但一個工作電話打來

便“奪門而去”、不見蹤影

這位風一般的女子

是南京工業大學

食品與輕工學院院長、教授

全國三八紅旗手胡永紅

在同事和學生眼中

她仿佛是一個

精力可以無限“續航”的人


01 住進工廠守著反應器
1986年

喜歡生物學的胡永紅

報考了南京工業大學

生物化工專業

大三時,胡永紅遇到了

影響她職業選擇的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歐陽平凱

“歐陽老師要求嚴格

讀研時,他經常指導我做實驗

告訴我搞科研不僅要寫論文

還要去爬爬工廠的塔臺

了解怎么讓成果落地實現產業化。”

胡永紅回憶道


20世紀90年代初

一家化工企業急于

向生物化工領域轉型

生產有機酸、氨基酸產品

傳統方法過程慢、成本高

胡永紅在歐陽平凱的帶領下

和團隊成員探索出一種

反應分離耦合技術

簡化了工藝流程
大幅提升了生產效能

胡永紅說

這是一條全新的技術路線

當時沒有經驗可以借鑒

所有研發工作都是從零起步

那段時間她干脆住進工廠

“微生物的發酵過程

往往持續24小時至48小時

我必須守著反應器

確保發酵相關數據符合技術參數

同時還要培訓工人

確保項目上馬后他們能自主操作。”

這套技術體系為

生化加工過程的產業化

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方法

2000年,胡永紅所在團隊以此成果

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那一年,她32歲


02 帶隊培育37種益生菌

20世紀90年代末

胡永紅帶學生到全國多地

進行土壤采樣

希望從中找到能用于

食品、藥品加工的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類活性微生物

不同土壤環境中益生菌差異很大

我們在不同地區采集益生菌

豐富菌種資源

有時,我們也會根據研究需要

收集特定地區的益生菌。”

迄今,胡永紅帶領團隊成員

培育出活性更高

遺傳性能更穩定

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益生菌37種


用益生菌生產的廣為人知的產品

主要是酸奶等發酵飲品

不過,經過長期研究

胡永紅有了一個新想法

“除了在工業、食品和醫藥方面

發揮作用

益生菌能否在農業上一展身手?”

要想讓益生菌成功“跨界”

首先要解決“水土不服”問題

“將益生菌放入土壤后

它會和‘土著’微生物相互作用

我們要想辦法讓益生菌

既可以適應土壤環境

又能夠保護‘土著’微生物

與它們和諧共生

我們給益生菌涂了一點保護劑

增強它們的環境耐受性。”


可以適應新環境的益生菌
能否促進農作物生長?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

胡永紅時不時揣著采樣器具

往田間地頭跑

白皙的皮膚漸漸被曬紅

“胡老師經常去大棚與農民交流

看看益生菌使用效果好不好

再取一些生長不理想的植株

回來分析原因

以前我在實驗室

篩選、培育菌株時

只考慮植株活性

很少想它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效果

但現在我跟著胡老師下田

體會到什么叫學以致用。”

胡永紅的助手崔潔說


經過多年探索

胡永紅帶領團隊成員

克服了益生芽孢桿菌

霉菌等益生菌

在綠色農用生物制品產業化過程中

存在的瓶頸問題

并將關鍵共性技術

應用于芽孢桿菌系列制品

抗生素、抑菌促生劑

和生物疫苗等十余種

農用生物制品生產中


除了讓益生菌幫農作物除病蟲害

還能讓微生物為土壤“調理脾胃”

江蘇有不少鹽堿地

2022年起

胡永紅開始帶領團隊成員

探索利用微生物改良土壤

她一次次和團隊成員

從鹽堿地“土著”微生物中

篩選耐鹽堿品種

逐步建立微生物數據庫


03 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服務一線的產品
在胡永紅的辦公室里

大豆、水稻、辣椒被種成綠植

滋養它們的是

胡永紅和團隊成員研發的

益生菌等微生態制劑

雖然行政事務纏身

但胡永紅依然會在會議間隙

披上白大褂,沖進實驗室

給遇到難題的學生

示范如何接種微生物

……

學生可以隨時撥通胡永紅的電話

跟她探討學術問題

一次,一個實驗受阻的學生

在凌晨兩三點打她電話

請教微生物發酵問題

有的青年教師會在

深夜十一二點或凌晨三四點

收到她分享的學術文章

已經在合成生物學

綠色生物制造

及生物材料等領域

耕耘了三十多年的胡永紅

先后主持承擔國家及省部級項目三十余項

與企業合作項目二十余項

“我的導師歐陽平凱常說

你們的成果

不要放在實驗室的三角瓶里

他希望我們可以把論文寫在

車間、流水線和田間地頭

能夠研發出有益于產業發展的技術

他的話一直激勵我

將科研成果轉化為

服務一線的產品。”

從化工原料到食品添加劑

再到農業微生態制劑

胡永紅將微生物打造成“跨界高手”

它們可以守護腸道健康

也能當農作物、土壤的“醫生”

還可以作為“工業血液”

催化工業原材料

提高生產效率

“社會發展需求是最好的研究方向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面向經濟主戰場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我和團隊成員正在努力

嘗試將應用研究成果

產業化、規模化

做‘頂天立地’的研究

以科技創新滿足人民所需

助力產業發展。”


主辦單位:江蘇省婦女聯合會 Copyright ?? 2020 江蘇省婦女聯合會 All Rights Reserved 蘇ICP備18039674號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1672
聯系地址:江蘇省南京市建鄴路16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