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長期以來,女性一直是科技創新的一支重要力量。進入新時代,越來越多的女科技工作者走上前臺、勇挑重擔,據統計,我省現有女科技工作者300萬,其中126人成長為國家杰青、國家優青、長江學者等高層次人才,17位獲得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她們自覺承擔起時代賦予的崇高使命,投身科研一線,著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她們志存高遠、矢志奮斗,以巾幗不讓須眉昂揚姿態,為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貢獻巾幗智慧和力量。為進一步弘揚和傳承科學家精神,鼓勵更多女科技工作者攻堅克難、再建新功,省文明辦、省婦聯、省科協聯合新華社、新華網、人民網、中國婦女報、新華日報、江蘇廣電等中央及省市主流媒體、有關單位啟動大型融媒體宣傳活動——“百名女科學家尋訪活動”。通過豐富的媒體視角,多元的傳播形態,走進一百位女科學家的科研一線,傾聽她們的故事,傳播她們的聲音,展示她們的風采。
根據科技部印發的《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管理辦法》(國科發獎〔2023〕11號)和《關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發揮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國科發才〔2021〕172號)以及《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中國青年女科學家條例》等文件精神,江蘇省農學會結合實際情況增設了江蘇省農學會科技獎——女科學家獎項,旨在表彰在農業科學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女性科技工作者,激勵她們繼續從事科學研究事業,在科學領域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為我國科技創新和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近日,江蘇省農學會發布《關于第六屆江蘇省農學會科技獎勵人才獎的表彰決定》(蘇農學字〔2023〕72號),揭曉女科學家獎獲獎名單。王芳、周寧琳、趙立艷獲此殊榮。一起來看看她們的風采吧~
王芳,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草食動物疫病防控研究室主任、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兔產業技術體系疾病防控研究室主任、病毒病預防與控制崗位科學家,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家兔重大疫病防控創新團隊首席專家,主要從事家兔重要疫病的病原學、流行病學、致病機理、快速診斷和疫苗研制等綜合防控技術研究。現為農業農村標準技術審評專家庫動物衛生專家,中國畜牧獸醫學會養兔學分會常務理事,第五屆江蘇省實驗動物管理委員會專家組成員、江蘇省動物防疫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中國養兔》雜志編輯委員會委員。2023年獲“全國巾幗建功標兵”,2022年入選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第二層次培養對象,2021年入選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紫金人才,2017年獲得“江蘇省創新爭先獎”獎章,2010年“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選拔對象。
王芳作為第一完成人獲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一等獎1項,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2020第七屆江蘇醫藥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主持承擔省部級以上課題30余項;制定標準6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0項,其中PCT專利1項;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SCI收錄18篇;主編書籍3本;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家一類新獸藥注冊證書1件,這是我國第一個兔用基因工程疫苗,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獲得政府許可的兔出血癥亞單位疫苗,產品入選2020年度中國農業農村重大新產品。
周寧琳,南京師范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南京師范大學農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江蘇省農業科技杰出人才,南京市領軍型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評審專家,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專家等。
周寧琳主要從事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和有機/無機納米復合材料的研究,已發表論文170多篇;出版教材1部(科學出版社);主持和參研國家級、省部級以及企業科研項目30多項;獲省部級獎勵6項。申請70多項發明專利,其中50項發明專利已授權。通過20年持續不斷的研發,其專利技術具有光溫調控功能的“納米轉光農膜”不但可使作物提前5-15天上市、增產20%左右,而且可顯著改善作物的品質,已在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40多個地區進行了推廣,并不斷在應用中持續提升相關技術(如納米增溫膜、納米遮陽降溫膜,納米光溫智能膜、納米光溫防蟲膜、納米光溫防塵膜),實現了技術開發、應用的有機結合。
周寧琳全程推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納米轉光農膜”成果產業化過程,創辦的企業2016年獲得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納米轉光農膜”被評為“南京市新興產業重點推廣應用新產品”;納米轉光技術被CCTV10、中國科學、科技日報、新華網、新華社等中央重要媒體、多家省市電視臺報道。目前該技術處于國內外領先水平,創新成果獲得了廣泛實際的應用,該技術推動了我國設施農業新技術的快速發展,研究成果得到了社會和業界的廣泛認可。
趙立艷,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教授、博導,江蘇省現代農業(特糧特經)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江蘇省六大高峰人才,中國食用菌協會香菇分會副理事長,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果蔬加工技術分會常務委員,江蘇省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委員,江蘇省冷鏈學會預制菜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近年來,趙立艷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十三五、十四五重點研發任務,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自主創新等科研項目多項。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江蘇省科學技術一等獎2項、教育部科技進步獎2項。長期以來,趙立艷堅持以健康中國戰略和大健康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以科研實際行動踐行大食物觀和賦能鄉村振興,圍繞食用菌精深加工技術和江蘇省特色糧經產品開發不斷創新,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在《食品科學》等國內外高水平雜志上發表論文100多篇,獲得授權專利10多項,研究成果被科技日報、新華日報等媒體報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在推動普通農產品從“菜籃子”走向“貨架子”,促進農產品消費的單一化向多樣化轉變,帶動企業從分散的、單一的農產品初加工企業向精深加工制造產業集群轉型升級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