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各級婦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省委和全國婦聯工作要求,緊緊圍繞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深化婦聯改革和建設,促進橋梁紐帶作用發揮更加有效,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改革永遠在路上。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即日起“江蘇女性”推出“婦聯改革進行時”專題,充分展示全省婦聯深化改革的積極成效,示范、突破、帶動改革向縱深發展、向基層延伸。
近年來,在省婦聯黨組的堅強領導下,江蘇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探索省級校外教育陣地建設的新模式、新路子,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始終走在全國校外教育前列,形成了新時代省級婦女兒童陣地發展的江蘇模式。
堅持以德育人,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緊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時代命題,遵循教育規律和少年兒童成長規律,積極探索育人路徑,用好用活資源優勢,打造具有校外教育特色的思政教育體系,全力譜寫“大思政”育人新篇章。
依托江蘇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開展基于本土資源的紅色研學課程建設,探索把紅色資源進一步加工轉換成為符合教育規律的紅色教育資源,使紅色文化鑄魂育人的社會“大課堂”針對性更強、有效性更高、真正入腦入心。2023年以來,陸續開展了“走進渡江勝利紀念館”“走進梅園新村紀念館”,參觀《南京條約》史料陳列館、頤和路將軍館和海洋國防教育館、紅色李巷、梅鋼工業文化旅游區、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等近40場紅色公益研學活動。
在興趣培養優勢領域,堅持以“德育為先”推進“五育融合”。將思想政治引領貫穿藝術、體育、科技等各個興趣培訓項目中,貫穿于育人的全過程、全方位、全環境。為了引導少年兒童從小樹立紅色理想,江蘇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常年實施“行走中的紅色課堂”,例如,組織美術班學員尋訪梅園新村紀念館,用畫筆緬懷周總理為國家為人民建立的卓越功勛;組織語言班的孩子誦讀紅色書信,尋覓先烈精神星光,點燃信仰的火炬;帶領鋼琴班學員走進《山丹丹花開紅艷艷》等紅色經典音樂作品,在黑白鍵中回顧崢嶸黨史、傳承紅色基因。
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積極融入家庭教育整體布局,各業務部門合力推出豐富多彩的學習資源,實施“攜手家校社 共建好家庭”家長教育素養提升項目,以菜單的形式向社會發布家庭教育服務資源,探索通過親子閱讀、藝術體驗、研學活動、家庭教育沙龍、咨詢指導等形式多樣的指導服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形成育人全鏈條。
堅持以文化人,推動實踐育人顯成效
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發揮校外教育“實踐育人、活動育人”的獨特優勢,從主題、載體、內容上下功夫,堅持以優質活動引領少年兒童,精心設計各類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少年兒童“扣好人生第一??圩印?,筑牢少年兒童精神基石。
深入挖掘節日文化的育人功能,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寓教于樂的主題教育活動。例如,在“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策劃開展江蘇省“少年兒童心向黨”小紅星紅色故事展演,遴選小紅星紅色故事講演比賽優秀作品代表進行集中展演,以紅色主題貫穿活動全程,激發廣大少年兒童堅定理想信念、傳揚紅色精神。利用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組織開展品傳統年韻、包粽子、做龍舟、做月餅等研學活動,讓孩子在親身實踐中了解傳統文化;在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等具有教育意義的紀念日,組織開展科普研學、手工制作等系列活動,培養生態文明素養和社會責任感。
積極推進全國“心中有祖國 心中有他人”主題教育活動在江蘇的落地實施。2023年,圍繞“大國少年 未來有我”這一年度主題,因地制宜開展“奔跑吧•少年”全國少年兒童運動健身活動 、“我的美好家園”少年兒童創意設計活動、“大國少年”主題研學等活動,實現中國夢、江蘇夢和少年兒童的成長夢緊密結合。
以生態道德教育項目為抓手,建立合作聯動機制。與中小學和幼兒園保持緊密聯系與相互合作,與科研院所、專業機構建立溝通渠道,通過資源整合實現優勢互補。每年暑期圍繞不同主題開展江蘇省少年兒童生態主題夏令營活動,結合江蘇地域特色開展“樂享自然”系列研學活動,帶領孩子們走進自然開展自主探究。
堅持示范引領,打造高質量教師隊伍
圍繞建設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校外教師隊伍的目標,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探索實施教師培養“青藍工程”,以弘揚踐行教育家精神為主線,推進教師隊伍師德師風、教育教學能力和教科研水平的整體提升。
著眼輻射帶動,依托省教育學會校外教育專業委員會平臺,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科研、師資培訓活動,服務江蘇校外高質量發展。2023年以來,積極承接“十四五”全省校外師資培訓,先后舉辦全省校外舞蹈、語言、美術、書法教師培訓班,培訓教師逾200人次。面向全省開展校外優秀德育案例征集評選活動,編輯印制《立德樹人 育見未來——江蘇校外德育工作優秀案例集》;開展首屆、第二屆“校外芳華”江蘇省校外書畫教師作品展,為一線教師搭建學習交流平臺。
由江蘇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和天津市發起的津蘇校外教育系統教育教學實踐研討活動,經過十五年的發展,已成為全國校外教育領域交流與合作的典范,成為年輕教師成長的賦能平臺;與上海、浙江聯合發起的長三角地區校外教育學術研討活動,成功舉辦六屆,有力提升了長三角地區校外教師教科研專業素養。
堅持項目引領,拓展事業發展新空間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堅持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深入把握新質生產力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持續探索推動教育服務的轉型升級,研發更優質、更符合時代需求的教育資源,讓校外教育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大作為。
作為江蘇省婦聯直接聯系服務廣大家庭的窗口陣地,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主動收集、分析學生、家長等群體的實際需求,及時回應暑期托管難的這一急難愁盼,創新教育服務項目,積極承接省婦聯民生實事項目——蘇馨暑期托管服務項目。項目采取“菜單式+點單式”“請進來+送出去”的方式,將安全優質的暑托服務送進用人單位,送至職工身邊,滿足社會各界對優質校外教育的迫切需求。7月-8月,示范帶動南京、無錫、蘇州、徐州、常州和連云港等6個市和有條件的縣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共同為全省1200余戶家庭提供暑期工作時間的職工子女托管托育服務。
蘇馨暑期托管服務項目將紅色教育融入暑期托管、興趣課程和研學活動全過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德育設計專題紅色教 育課程。7月1日暑期托管開課第一天,孩子們以紅色主題班會的形式迎接黨的生日。托管期間,各地結合當地紅色教育資源,因地制宜組織孩子們觀看紅色電影、尋訪英模人物、參觀紅色展覽,在托管課程中融入紅色經典素材賞析學習,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引領孩子們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爭做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