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服務婦女兒童和家庭,持續推進婦聯改革落地見效?南京市浦口區婦聯堅持黨建帶婦建,致力于婦女微家建設,通過在全區各街道、園區、社區網格、美麗庭院等空間,因地制宜地建設一批特色鮮明的婦女微家,有效激活基層組織“神經末梢”,打通服務婦女群眾“最后一公里”。
01微家成“娘家”,服務暖人心
近日,浦口區永寧街道婦聯將20多位永寧月嫂請“回家”,相聚在“寧姐月嫂”婦女微家,一起說說心里話,互相交流育兒經驗,氣氛十分溫馨。
“寧姐月嫂”婦女微家于2022年9月成立,是南京市首個月嫂微家,微家女主人周芝琴是全國最美家庭成員,也是永寧本土月嫂帶頭人。她說,有了“寧姐月嫂”婦女微家,月嫂們就有了“娘家”,她計劃每個季度都開展一次“月嫂回家日”活動,希望月嫂們能在“娘家”放松身心、消除疲勞,以更加飽滿的精神投入工作。同時,“寧姐月嫂”婦女微家還為月嫂們量身定制了學習提升計劃,將通過開展一系列業務培訓,幫助月嫂們提素增能。
永寧街道婦聯主席葉默然介紹,“寧姐月嫂”婦女微家依托侯沖社區“寧小蜂驛站”成立,一方面是月嫂們放松身心、組織業務培訓的場所;另一方面,這里人流量較大,經常有外賣員、快遞員進來休息,所以微家也可以為有需要的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及其家屬找工作、找服務、找培訓,通過婦女微家的延伸服務,更好地關愛新業態新就業群體。
02“聯”起優秀資源,聚起巾幗力量
婦女微家是婦聯組織下沉到最基層、扎根婦女群眾的有力陣地和載體,近年來,浦口區各級婦聯組織通過鏈接優秀資源,打造了一批特色微家。
湯泉街道婦聯鏈接民福養老服務綜合中心資源,成立“巾幗志愿服務”婦女微家,定期開展義診等助老活動,服務周邊老人500多人;星甸街道婦聯鏈接雙山村基層治理資源,成立“相約‘飛地’”婦女微家,在疫情防控、美麗庭院創建、巾幗助困等工作中,共同守護處于蘇皖兩省交界處的“飛地”——大包組;橋林街道婦聯鏈接區圖書館資源,成立“閱享”婦女微家,開展了多場讀書分享活動,有效推動了全民閱讀走深走實;江浦街道婦聯鏈接區廣場舞運動協會資源,成立“舞動江浦”婦女微家,定期組織培訓活動和公益演出,帶領姐妹們強身健體。
很多微家女主人既有熱情,又有資源,有了婦女微家陣地,就可以更好地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凝聚起更多優秀的巾幗力量,服務更多有需要的人群。
03“亮”明身份,暢通婦女訴求渠道
走進每個婦女微家,都可以在陣地上看到婦女微家的名稱、成員、職能、活動展示等,微家的各項功能一目了然,婦女群眾有需求,也可以通過微家成員的聯系方式直接聯系。浦口區婦聯提出婦女微家“五亮”要求,即亮標識、亮組織、亮職責、亮身份、亮活動,實現婦聯組織服務在婦女群眾身邊。
橋林街道百合社區的“幸福苑”婦女微家,主要以維權議事為職能,微家成員每周都會組織開展議事活動,暢通了婦女群眾的訴求渠道,推動了婦女群眾積極參與社會事務和基層民主協商。江浦街道不老村的“家和庭美”婦女微家,經常組織開展家庭親子活動,倡導文明和諧的家風家教,發揮了婦聯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獨特作用。
目前,浦口區各級婦聯組織已經在全區建設了46個婦女微家,涵蓋思想引領、宣傳教育、法律維權、創業發展等多種職能,形成了“上面千條線、下面一張網、身邊一個家”的基層婦聯組織建設新格局。
接下來,浦口區婦聯將進一步從當地婦女的實際需求出發,從服務入手,發揮“一家一品”的品牌效應,把婦女微家打造成基層婦聯組織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微陣地、傳播科學文化知識的微課堂、聯系服務婦女群眾的微窗口,實現婦聯組織在身邊,服務婦女零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