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蘇州高新區通安鎮華通花園第六社區(簡稱“華通六區”)通過持續強化婦女兒童陣地建設,充分利用婦女兒童在社區治理中的獨特作用,開創了基層治理新局面,繪制了幸福社區新藍圖。
婦女議事會
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三樓露臺充滿歡聲笑語,這里正在舉辦一場名為“大手牽小手,一起趣種植”的空中菜園種植活動。“這是我第二次帶孩子來參加種植活動了。我們先檢查一下之前種植的菜苗的生長情況,然后適當補種一些。孩子非常喜歡這個活動,一直很關心自己種的菜。”居民薛女士一邊種植一邊和工作人員攀談起來。
親子合作的方式多種多樣,而種植活動則是一種回歸自然的方式。華通六區是多功能綜合性社區,包括動遷安置小區、商品房小區和小型商業街。居民們在日常交流中提到,雖然現在的生活質量有了顯著提升,但對過去鄉村生活的懷念和鄉愁仍然難以割舍。為了滿足居民的需求,并讓他們的鄉愁得以延續,社區通過花“伴”婦女議事會的協商,決定將黨群服務中心的一個閑置露臺改造成空中菜園。
花“伴”婦女議事會成立于2017年12月,是社區婦聯在社區黨總支引領下,匯聚基層女性智慧、激發女性參與基層治理的熱情、創新基層治理新模式的實踐之一。在花“伴”,議事主體涵蓋了動遷居民和新蘇州人中的女性,根據議事的具體內容,靈活推薦、選擇和召集參與議事的成員。議事會采用雙月例會制度,根據不同的情況,采用集中議事、現場議事、走訪議事、上門議事、接待議事等多種靈活的議事形式。同時,通過定期議事和一事一議,以及針對重要、特殊、緊急事務的即時議事方式,確保議事的及時性和高效性。
目前,花“伴”婦女議事會已就小區環境提升工程、婦兒之家運行、新蘇州人融入、垃圾分類推行、弱勢群體幫扶等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并積極鏈接各類資源,推動議事成果的實施。以“開展微關懷活動,深入了解社區困難婦兒動態”為例,花“伴”婦女議事會進行了深入地議事和推動,并成功將成果轉化為行動。為48戶困境婦兒建立了詳細檔案,每月進行上門走訪了解情況,并針對部分特殊家庭實施了“圓夢計劃”,完成了“美好書桌夢”“三胞胎書包夢”等圓夢活動。華通六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張英表示:“花‘伴’搭建起了社區與居民之間的橋梁,使基層女性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柔性推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花“伴”婦女議事會陣地曾先后接待全國婦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黃曉薇一行,以及南亞國家女政治家訪學團等來訪考察交流。
“三全”社區
寒假期間,華通六區的家長和孩子們期待已久的“家務打卡”活動開始了。“給孩子最好的假期作業,莫過于讓他們參與家務勞動。”社區婦聯主席倪婷艷介紹,通過做家務,孩子們能夠體驗動手勞動的樂趣,并培養對勞動的熱愛,“‘家務打卡’活動已成功舉辦四屆,今年是第五屆。孩子們和家長們都對此活動喜愛有加,并且積極參與其中。”
“家務打卡”活動是華通六區推進“三全”社區建設的創新舉措之一。自2020年成為江蘇省“三全”社區首批試點單位以來,華通六區以“三全”社區建設為契機,不斷營造“社區全域、父母全程、家庭全覆蓋”的良好氛圍,激活基層治理效能,打造鄰里友好幸福社區。
社區緊密圍繞“精準化、精細化”的工作原則,對0~18周歲青少年兒童家庭的基本情況進行詳細調查,并建立了“一戶一檔”的家庭檔案。通過匯總社區家庭教育的共性和個性問題,為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指導路線圖。針對社區家庭的多樣化需求,社區黨總支和居委會積極整合各類資源,邀請專家進社區舉辦家庭教育指導講座,解答家長的育兒疑惑,并通過互動方式傳播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理念和方法。例如,社區開設了“智慧父母研修班”,通過系統化課程和手把手指導,幫助轄區內的寶爸寶媽們掌握科學的家教和養育方法。
在整合資源為居民提供專業指導的過程中,社區形成了多方合作的合力效應。倪婷艷介紹,由華通六區黨總支牽頭,通安中學、達善小學、金通幼兒園、華山幼兒園等單位共同參與,成立了“護苗”行動支部。此舉將黨的政治和組織優勢轉化為社區家庭教育工作的優勢。例如,不久前,轄區內一所幼兒園的教師們帶著對孩子們的關愛,走進了悅嵐山花園小區,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親子體驗活動,讓孩子們享受快樂的同時,家長們也學到了許多早教知識和方法。此外,在2024年暑期,社區與共建單位高新有軌電車集團有限公司運營分公司第二支部聯合舉辦了“探索電車科技,逐夢美好未來”活動;與中國郵政蘇州新區通安支局合作開展了“少年郵差,使命必達”活動等。這些活動整合多方力量,為“三全”社區建設乃至社區基層治理提供了強大的支持。
兒童友好社區
最近,在社區居委會會議室里,一場名為“友好社區我支招”的交流會熱烈展開。參與此次交流會的是社區內6~12歲的兒童,他們也被稱為“花紅少年觀察團成員”。
成員們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深入探討了友好社區建設相關問題。他們充滿活力和熱情,提出了許多富有創意的改善方案,展現了超越年齡的成熟和責任感。有的建議實施垃圾分類積分獎勵制度以改善小區環境;有的提議在小區內設立“圖書漂流角”,讓閑置書籍發揮最大價值;還有的建議增加室外游玩設施……
童眼看社區,童心共治理。華通六區創立了“棠果寶貝”兒童友好社區品牌,并依托品牌工作室孵化了“花蘊童心”“花香童趣”“花紅少年”三個子品牌,分別對應低齡兒童服務、大齡兒童活動、兒童觀察團特色活動,推動基層善治,為社區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幸福文明的底色。社區也由此獲評第二批蘇州市兒童友好社區。
社區不僅充分調動和激發了兒童參與社區治理的熱情,還以兒童的需求為導向,以黨建引領為核心,深入動員和統籌規劃,致力于為兒童打造一個環境友好、設施完備、服務完善、文化豐富的友好社區生活圈,增強兒童及其家庭對社區的歸屬感、獲得感和幸福感。目前,社區以黨群服務中心為主陣地,在轄區內各小區開辟了兒童服務陣地,依托社群“柔性”網絡,動員組織服務資源,將學齡前啟智服務、學齡前習慣養成服務等內容輸送到各個小區,形成特色服務的精準覆蓋。
此外,社區進一步推進友好兒童建設。室內依托通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高標準建設兒童服務站,設有美術館、手工坊、舞蹈教室、聲樂教室、瑜伽教室、音樂教室、生活館、小劇場、兒童“關愛之家”等功能室,確保不同年齡段兒童都有適合其成長階段特征的室內活動空間。室外依托悅嵐山花園小區探索打造兒童友好活動空間,在小區入口處設置“兒童友好家園”標識,將“棠果寶貝”IP形象建設成為網紅打卡點,設置兒童友好地圖,豐富戶外“棠果樂園”游樂設施,將休息長廊打造成為兒童宣傳陣地,讓兒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