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日,全國巾幗家政服務職業技能大賽總決賽圓滿落幕。本屆大賽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政服務和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賽促訓、以賽提質、以賽育才。來自江蘇匯蘇馨代表隊的5位選手在大賽中喜獲佳績,讓我們一起走進她們的奮斗故事,感受巾幗家政溫暖萬家的暖心與貼心。
10年前的夏日晨曦里,于雨倩站在自己新征途的起點——鐘山職業技術學院,一所民辦高職院校,心中既有忐忑也有無限憧憬。剛從南京農業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的她,沒有選擇投身于繁華都市的喧囂,而是毅然邁向了這個相對冷門卻意義深遠的領域——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對她而言,這不僅是一份職業的選擇,更是內心深處的社會責任與人文關懷的驅動力使然。
初識夕陽,心懷夢想
于雨倩第一次接觸養老行業,是在研一時一次臨終關懷服務的社會實踐。當她走進設施陳舊的養老院,面對著那些或慈祥、或孤獨、或帶著歲月痕跡的臉龐,心中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情感。當時,在養老機構里提供服務的大多是學歷較低、年齡較大的農村婦女,幾乎看不到年輕人的身影。但她相信“夕陽”事業一定是“朝陽”產業,它的發展少不了年輕人。而走向養老服務人才培養的講臺,正是她的答案。
深耕職教,教學相長
進入高職院校后,于雨倩成為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的一名年輕講師。初登講臺,面對一群對未來充滿好奇卻又略顯迷茫的學生,她深知自己責任重大。她不僅要傳授專業知識,更要點燃他們心中的火種,讓他們理解并熱愛這項事業——為老年人提供優質的養老服務。
于是,于雨倩利用業余時間深入養老院、社區服務中心實地學習,帶領同學們去養老機構實踐,讓學生親身體驗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感受他們的需求與情感。在一次次的互動中,學生們從最初的羞澀、不知所措,逐漸變得能夠自信地與老年人交流,甚至主動策劃小型文娛活動,為老年人們帶去歡笑與溫暖。
跨越挑戰,持續成長
高質量的職業教育要求教師必須成長為“雙師”——教師既能走向講臺,也能融入行業。于雨倩積極向醫護專業背景的老師求教,通過企業鍛煉不斷提高自己的行業認識和專業技能,彌補自己在護理領域的專業短板。10年的不懈努力,她成為了江蘇省“青藍工程”青年骨干教師、教育部1+X證書考評員、人社部創業培訓(SYB)師資、養老護理員二級技師、南京市養老服務評估員;曾主持廳級課題2項,主編教材1部,參編教材4部,發表論文10篇,入選全國師生信息素養提升實踐活動“典型作品”2項;多次獲得“優秀黨員”“突出貢獻獎”“優秀工作者”“先進個人”等稱號。
引領改革,播種希望
國家發改委關于“家政進社區”政策的頒布,促進了“互聯網+家政”的發展,也重塑了養老服務的新生態。2022年,鐘山職業技術學院申報了“現代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于雨倩擔任專業組長,不斷探索家政與養老的融合創新。
2024年1月,由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江蘇省家庭服務業協會、南京都民智能生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養老與整理收納技術為抓手的“校、企、協”三方協同育人的“現代家政產業學院”建成了,做到“引企入校”。于雨倩擔當企業與學校之間溝通的橋梁,不斷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的有效銜接,實現校企雙方的共贏發展。
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專業人是促進家政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全國巾幗家政服務職業技能大賽總決賽上,于雨倩獲家政培訓人員職業風采展示項目二等獎,對她來說這是一個新的起點。在未來的日子里,于雨倩將繼續以一顆溫暖而堅定的心,引領更多年輕人走進養老服務的廣闊天地,共同書寫屬于他們的美好篇章。
編者按:近日,全國巾幗家政服務職業技能大賽總決賽圓滿落幕。本屆大賽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政服務和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賽促訓、以賽提質、以賽育才。來自江蘇匯蘇馨代表隊的5位選手在大賽中喜獲佳績,讓我們一起走進她們的奮斗故事,感受巾幗家政溫暖萬家的暖心與貼心。
10年前的夏日晨曦里,于雨倩站在自己新征途的起點——鐘山職業技術學院,一所民辦高職院校,心中既有忐忑也有無限憧憬。剛從南京農業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的她,沒有選擇投身于繁華都市的喧囂,而是毅然邁向了這個相對冷門卻意義深遠的領域——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對她而言,這不僅是一份職業的選擇,更是內心深處的社會責任與人文關懷的驅動力使然。
初識夕陽,心懷夢想
于雨倩第一次接觸養老行業,是在研一時一次臨終關懷服務的社會實踐。當她走進設施陳舊的養老院,面對著那些或慈祥、或孤獨、或帶著歲月痕跡的臉龐,心中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情感。當時,在養老機構里提供服務的大多是學歷較低、年齡較大的農村婦女,幾乎看不到年輕人的身影。但她相信“夕陽”事業一定是“朝陽”產業,它的發展少不了年輕人。而走向養老服務人才培養的講臺,正是她的答案。
深耕職教,教學相長
進入高職院校后,于雨倩成為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的一名年輕講師。初登講臺,面對一群對未來充滿好奇卻又略顯迷茫的學生,她深知自己責任重大。她不僅要傳授專業知識,更要點燃他們心中的火種,讓他們理解并熱愛這項事業——為老年人提供優質的養老服務。
于是,于雨倩利用業余時間深入養老院、社區服務中心實地學習,帶領同學們去養老機構實踐,讓學生親身體驗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感受他們的需求與情感。在一次次的互動中,學生們從最初的羞澀、不知所措,逐漸變得能夠自信地與老年人交流,甚至主動策劃小型文娛活動,為老年人們帶去歡笑與溫暖。
跨越挑戰,持續成長
高質量的職業教育要求教師必須成長為“雙師”——教師既能走向講臺,也能融入行業。于雨倩積極向醫護專業背景的老師求教,通過企業鍛煉不斷提高自己的行業認識和專業技能,彌補自己在護理領域的專業短板。10年的不懈努力,她成為了江蘇省“青藍工程”青年骨干教師、教育部1+X證書考評員、人社部創業培訓(SYB)師資、養老護理員二級技師、南京市養老服務評估員;曾主持廳級課題2項,主編教材1部,參編教材4部,發表論文10篇,入選全國師生信息素養提升實踐活動“典型作品”2項;多次獲得“優秀黨員”“突出貢獻獎”“優秀工作者”“先進個人”等稱號。
引領改革,播種希望
國家發改委關于“家政進社區”政策的頒布,促進了“互聯網+家政”的發展,也重塑了養老服務的新生態。2022年,鐘山職業技術學院申報了“現代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于雨倩擔任專業組長,不斷探索家政與養老的融合創新。
2024年1月,由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江蘇省家庭服務業協會、南京都民智能生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養老與整理收納技術為抓手的“校、企、協”三方協同育人的“現代家政產業學院”建成了,做到“引企入校”。于雨倩擔當企業與學校之間溝通的橋梁,不斷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的有效銜接,實現校企雙方的共贏發展。
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專業人是促進家政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全國巾幗家政服務職業技能大賽總決賽上,于雨倩獲家政培訓人員職業風采展示項目二等獎,對她來說這是一個新的起點。在未來的日子里,于雨倩將繼續以一顆溫暖而堅定的心,引領更多年輕人走進養老服務的廣闊天地,共同書寫屬于他們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