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政協委員甘華田表示,女性家庭撫幼負擔與社會勞動參與存在矛盾,而養育子女是夫妻雙方的責任,“如果僅由女性承擔是不公平的”。
他指出,市場上保姆雇傭費用較為高昂,如果能延長男性生育假,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家庭養育成本。
因此,建議完善生育配套措施,加大對女性權益的保護力度,努力消除育齡婦女就業歧視;可考慮適度延長生育假,特別是男性的生育假期,有效平衡女性承擔過重撫育責任的“家庭天平”。
這段發言引發不少網友共鳴。“建議延長男性生育假”上熱搜,不少網友紛紛點贊支持。
但也有網友表示,僅延長男性生育假仍不足以提高生育,促進生育需要多措并舉,從就業、住房、教育、養育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延長男性生育假能促進生育嗎?還能在哪些方面促進生育?全國政協委員們紛紛提出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甘華田:用住房保障、真金白銀補貼生育家庭
除了延長男性生育假,全國政協委員、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甘華田對如何提高適齡人口的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提出了系列建議。
他指出,目前適齡的生育人群生育觀念固化,“二孩”“三孩”政策對我國總體生育率的影響不如預期,育兒成本太高、公共配套欠缺等因素,造成了適齡人群“恐育”。
他表示,降低子女養育成本,比如發放育兒補貼、規范孕嬰市場和改變撫養觀念。他表示,拿出真金白銀補貼生育家庭,不僅有助于減輕生育養育壓力,也體現了國家鼓勵生育的政策意圖。
生育配套措施也需要完善。比如加大對女性權益的保護力度和針對多孩家庭出臺住房保障政策。
隨著我國逐步實施延遲退休政策,祖輩在參與嬰幼兒的照料看管方面將受到更多限制,從而會進一步加劇嬰幼兒的照料問題。為此,必須加快發展嬰幼兒照料、托管服務業,規范服務標準,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努力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
在生育政策方面,應探索更有效的鼓勵生育政策。比如為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發放教育專項補貼,為第三孩提供從幼兒園到高中畢業階段的免費教育。減輕育兒家庭醫療負擔,實行6歲以下兒童免費醫療,提高兒童健康水平和人口素質等。
全國政協委員楊爽:部分公立幼兒園可成托幼一體
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據統計,(2022)年末全國人口14117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
全國政協委員、南開大學醫學院教授楊爽建議,讓有條件的公立幼兒園增加托班,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臨時托等多樣化服務,針對性地解決托育難題。
“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有助于緩解雙職工家庭養育子女的難題。”楊爽建議,分年齡段針對性地解決托育難題:
0-1歲托育以家庭為主,支持政策可包括延長女性產假、增加男性護理假、調整假期間工資等;
1-2歲托育由家庭、政府、社會共同承擔,支持政策可包括臨時育兒假、育兒津貼等;
2-6歲托育服務為政府負責的基本公共服務,可將部分公立幼兒園擴容成托幼一體。
各地可根據實際需求,適當延長在園時長或提供托管服務,探索推行假期托管服務等,解決家長工作與育兒的矛盾,“我們每年有大量的高校畢業生,可以鼓勵更多年輕人進入托育服務行業。”
全國政協委員賀丹:性別平等做得越好,生育水平反而會提升
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對于消除職場性別歧視,不能光喊口號,基礎制度的構建尤為重要,比如擴大生育保險覆蓋面,加強對生育群體的保障。
有專家提出,現實中企業會遭受“雇主懲罰”,即對于企業來說,如果雇傭很多女性,要考慮:婚育期間的待遇問題誰來解決?生育之后她的工作誰來替代?無形中增加用人單位的負擔。
對此,賀丹指出,“我國有生育保險制度,保障女性生育期間的工資待遇由生育保險支付,有些地方還把生育保險返還給雇傭女職工的用人單位,減輕企業負擔。”
“當前我國生育保險覆蓋面還很小,主要是參加職工醫保的這一部分人群。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靈活就業,很多人沒有參加醫保、生育保險,所以下一步我們的社會保險要擴大覆蓋面,加強對生育群體的保障。”
“此外,生育保障不僅僅針對女性。我們看到有些地方有了一些探索,比如一些地方生育保險相對富余,從里面支出一部分讓男性延長‘陪護假’或‘育兒假’,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改革方向。”
同時,她指出,在影響家庭生育決策過程中,在家庭內部的代際支撐、男女分工的平等,比外部的環境更重要。“生育過程雖然是女性完成,但育兒過程一定要有男性的參與。”
賀丹還指出,從國際上來看,在促進性別平等的初期階段,生育水平是快速下降的,但是到了促進性別平等的一個成熟階段,生育水平是回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