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圓滿實現“十四五”發展目標,經濟大省要挑大梁。江蘇要把握好挑大梁的著力點,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在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上勇爭先,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走在前,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如何把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轉化為更好履職盡責、以巾幗向心力助推高質量發展的“實景圖”?女代表女委員的熱議聲中,洋溢著信心決心,充滿了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責無旁貸的使命感。大家一致表示,將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結合工作實際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感恩奮進、扎實工作,以實際行動為推動揚州高質量發展貢獻巾幗力量。
“去時滿心興奮,回時雙肩都是責任。”從北京回來后,全國政協委員、揚州大學副校長龔衛娟第一時間投入到教學和科研工作中。“總書記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的民盟、民進、教育界聯組會議并聽取委員發言后指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根本在于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深耕醫學教育領域近30年的龔衛娟深受觸動,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她表示:“在時代不斷發展、新技術層出不窮的當下,醫學教育改革勢在必行,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刻不容緩,而利用人工智能賦能醫學教育則是其中關鍵一環,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與無限潛力。結合國家對新醫科人才培養的要求,目前我正努力推動學校早日開設智能醫學工程專業,聯組會議上徐坤委員關于推進國家教育智聯網建設的發言我也十分認同,接下來我也將和徐坤等委員一起開展調研,希望借鑒國內DeepSeek相關成果應用于醫學教育,讓學生早日受益。”
全國人大代表、蘇北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魏華從北京返回揚州后,又出現在醫院門診室。作為一名臨床醫生,她更關注全國兩會中關于醫療資源下沉、健康中國建設等領域的建設方向和要求,她表示:“總書記指出要在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和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上多辦實事,在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增強基本公共服務均衡性可及性上再上水平。作為醫務工作者,除了立足崗位做好本職工作、服務好病人、攻克疑難雜癥外,我們更要聚焦百姓對衛生健康工作的“急難愁盼”,多聽聽他們的心聲,發揮好醫聯體作用,通過定期下基層、遠程診療、遠程會診、培訓教學等多種舉措,加大服務基層衛生機構力度,幫助他們建立特色科室、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讓更多的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讓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
全國人大代表、揚州國鳳刺繡研究所技術總監莫元花剛剛返回寶應亂針繡基地,就被繡娘們圍住詢問會議盛況,她表示,“今年全國兩會的內容干貨滿滿,有很多都和我們基層密切相關。總書記尤其強調,經濟大省發展得快一些,理應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積極探索經驗、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江蘇要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等方面持續用力,他還指出要深化城鄉精神文明建設,優化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以文化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總書記的諄諄囑托語重心長,為我接下來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將時刻謹記作為一名農村人大代表所肩負的重任和使命,在鉆研亂針繡技藝的基礎上,嘗試將現代藝術理念與科技元素融入其中,讓這門古老技藝煥發出新的活力,更重要的是我要做好農文旅結合文章,開發更多‘出圈’文創,積極拓寬銷售渠道,帶動更多人增收致富,讓非遺火起來、活起來,用文化力量助推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