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雨水、驚蟄……南京江北新區沿江街道龍山社區門口的隔離石球,被一一披上二十四節氣“外衣”。
非遺傳承面塑工坊、青春夢劇場、心理咨詢室……南京鼓樓區江東街道睿城社區拿出超1500平方米的場地作為兒童活動中心。
南京市江寧區東山街道龍西社區不僅設有“小龍人”之家、青少年成長營、乒乓球室、書畫室等功能區,還設有兒童洗手池、母嬰室以及隨處可見的“1米高度”標識,于細微之處體現著兒童友好。
南京市建鄴區雙閘街道新亭社區以兒童放學必經路為軸線,打造了百米兒童友好童趣路,趣味內容涉及“花卉科普迷宮”“趣味音符劃線跳”“星際探索飛行棋”等,讓孩子們的放學歸家路變得更加有趣。
在南京,像這樣的兒童友好社區還有很多。南京市婦兒工委辦堅持黨對兒童工作的領導,牽頭南京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將兒童深度參與作為基層社會治理探索與實踐的重要內容,為基層治理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勁動力。尊重兒童感受,重視兒童參與,關注兒童成長,南京各級婦聯通過打造兒童友好空間、完善基礎公共服務、培育小小民生觀察站等方式,推進兒童友好社區建設,積極引導兒童和家庭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實踐。
機制建設,保障兒童參與長效發展
今年4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務院婦兒工委辦公室印發通知,公布第二批建設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名單,南京成功入選?!皟和押?,應該體現在城市的每一個空間、每一個細節、每一個服務當中。這就要求我們,心里住著兒童,腦中想著兒童,眼里看著兒童,雙手呵護著兒童,行動中真正為兒童辦實事、謀福祉?!蹦暇┦袐D兒工委辦相關負責人說。
南京市婦兒工委辦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構建法規政策兒童友好評估機制,全市出臺《南京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行動計劃(2022-2025年)》等系列配套政策文件55個,明確建立兒童參與公共活動和公共事務機制,讓城市小主人有充分的“話語權”,全面保障兒童及監護人在社會生活、社區發展中的知情權、表達權和參與權,開展兒童融入城市建設的各類活動,發揮兒童參與城市治理的積極性。
“只要給孩子們一個展現的舞臺,他們會帶來無限驚喜?!饼埼魃鐓^婦聯執委楊麗霞介紹說,社區指導小學生劉干組建了愛水護河志愿服務隊;社區“小龍人”品牌Logo設計中,小學生張祥躍、都曉瑩給出了不少好建議,“圍繞兒童友好社區打造,社區建立了兒童參與機制,孩子們紛紛為社區建設出謀劃策,‘能豆豆’越來越多?!?/p>
蓄勢賦能,構建兒童參與閉環鏈條
培養好孩子,需要好家庭,也需要好社區。一個宜居且充滿幸福感的社區,同樣少不了孩子的參與。2023年南京民生實事項目中,推進兒童友好社區建設位列其中。試點先行、示范帶動,南京市在2022年已建成21個市級兒童友好社區的基礎上,2023年將新建30個市級兒童友好社區,到2025年底,全市將建成100個具有示范效應的兒童友好社區,引領全市兒童友好社區建設。
“有互幫小組、紅領巾志愿服務隊,有家門口的托管中心和戶外活動中心,還可以共享學校的操場、體育館?!蹦暇┦锌祁PW三(6)班的陸騫逸描繪了他心中的未來社區。2022年11月,鼓樓區江東街道睿城社區“睿爾棒”小小民生觀察團成立,兒童有了更多暢通的表達渠道和參與平臺。
南京市婦兒工委辦聯合多部門開展兩屆“小小民生觀察員”活動,征集到美麗古都兒童公共服務、15分鐘生活圈適兒化改造等兒童建議案3700余件,并通過組建訓練營、啟動調研展演等方式,搭建起兒童與相關的部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的“對話平臺”,推動優秀建議案落地。
2022年“六一”兒童節前夕,一條“彩色斑馬線”落地在了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學門口,而這條建議就是由一名小小民生觀察員提出的。
今年,南京市第二屆“小小民生觀察員”活動開展以來,南京市各級婦兒工委辦聯合相關部門根據建議案報名情況,陸續開展兒童參與能力專項提升培訓,以授課、小組討論、調研、辯論等形式,用兒童的視角發現身邊與兒童相關的社會問題,進一步激發少年兒童的“主人翁”意識和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
聚童參與,創新基層議事體系
近年來,南京市婦兒工委辦推動兒童參與基層治理工作常態化、有序化、規范化發展,成效顯著。近萬名兒童圍繞空間改造、社會治理開展議事活動;建立市級兒童民生觀察站,指導21個兒童友好社區和34個在建兒童友好社區;建立55個社區兒童民生觀察點,組建近100個兒童觀察團,基層開展兒童協商議事活動500余場,“文創小志愿者”“社區自然花園”近50個議題得到社區高度重視并被采納。
“彩虹斑馬線”兒童議題被納入南京市政府2022年民生實事項目,“農貿市場兒童自習室”兒童提議由南京市商務局負責落地;“愛心義賣”兒童議題被南京地鐵集團采納,“地鐵小當家”兒童友好市集活動促進了企業和社會加快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步伐;基層涌現出農花社區“童議農花”、啟新社區“滴答民生觀察員”、老虎橋社區“小虎當家”等一批兒童參與社會建設品牌。
南京市建鄴區江心洲街道洲島和園社區和苗小小民生觀察團在社區治理中發出“兒童聲音”,成為亮點品牌。洲島和園社區婦聯主席蔡盼盼表示,邀請兒童參與社區事務討論,從兒童的視角出發,讓社區治理更多元。此前,有小小民生觀察員提出江心園兒童活動廣場的有一處空白墻面過于單調,希望能通過墻繪扮靚廣場。社區積極響應,他的提議很快成功“落地”。經過大家投票表決,以季刊呈現的和苗畫報,邀請社區兒童共同參與版面設計和內容編輯。
浦口區橋林街道百合社區“橋寧寧”小小民生觀察團設計推出的“百合娃娃”IP卡通形象,成為社區“黨群全齡段”聯系新載體。江寧區湯山街道“阜莊娃娃”小小民生觀察團參與設計具有文化、藝術氛圍的室內外活動空間,帶動社區家庭共同參與空間打造。
聽童聲、問童需、聚童智,為兒童的需求和愿望提供發聲空間,讓“一米高度”幸福感滿滿。南京兒童以童稚之力匯聚“童”心“童”智,蓬勃出令人欣喜、愛意滿滿的基層治理“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