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大家身邊的“段勞模”“段代表”,也是員工心中的“段大姐”“段媽媽”。歷經20多年光陰淬煉,她從一名普通打工者,成長為全國農民工中的佼佼者;她從一線車間,走進人民大會堂,成為基層群眾的代言人;她遠離自己的家鄉,卻成為眾多異鄉人心中最親切的家人。
她就是段俊,四川內江人,中共黨員,現任嘉聯益電子(昆山)有限公司制造管理中心廠辦室副理,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曾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農民工、江蘇省勞動模范、江蘇省優秀農民工、百名優秀新昆山人等榮譽稱號。作為第一代進城務工的農民工,段俊憑著吃苦耐勞的精神,從一名基層員工逐步成長為公司的中堅力量,從一線車間走進了人民大會堂,用實際行動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屬于她自己的不平凡。
2000年3月,段俊剛進嘉聯益公司擔任檢驗員一職,看似機械的工作,做起來卻需要足夠細心。她憑著川妹子的一股沖勁和韌勁,勤奮努力、刻苦鉆研,對同機種、同型號產品檢驗流程、檢驗方法、檢驗重點不斷進行總結,認真做好每一次記錄。
在完成自己工作任務的同時,段俊還勤于觀察思考,發現了流水線上的一些弊端:產線員工雖然整齊劃一,忙忙碌碌,但由于各自獨立,缺少協作,生產產量得不到有效提高,特別是在不同生產線之間,各自獨立的狀態更加明顯。段俊大膽向公司提出建議,改變原來的制程分工格局,將原來制程間的分工整合成跨部門的流水線作業。建議實施后,在人力不變和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流水線產能從原來的最大極限每天70000片提升到140000片,整整翻了一番。每當與公司黨員職工開展交流時,段俊總是會說:“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扎根崗位,學習本領,幫助企業提升生產效益,就是我們的職責使命。”
從事管理工作后,段俊更加積極上進,因為她明白,班組是企業的“細胞”,這些“細胞”能變得更有活力,在于領頭者的榜樣作用。從事管理工作10多年來,段俊充分發揮黨員的示范帶頭作用,整天拼在生產第一線,發動身邊的黨員同事組建攻堅小組,要求每名黨員分別認領一條產品線,開展線與線之間的品質比拼,激勵黨員職工提升執行力度,嚴把檢測關口,減少產品返工率。在攻堅比拼的氛圍下,攻堅小組超額完成設定目標10%。
2018年,段俊作為全國人大代表走進人民大會堂,她更感到肩上一份沉甸甸的責任。當選人大代表后,段俊養成了隨身攜帶筆記本的習慣,時刻關注身邊人、傾聽身邊事,隨時把基層群眾和黨員職工的想法、意見一一記錄下來,先后提出將普通火車的硬座提升為軟座,改善農民工長途出行舒適度;對公共服務App平臺(購票出行、便民就醫等)配備指導人員或志愿者,幫助缺乏互聯網技能的農民工解決實際困難;到齡退休人員社保繳費年限不足一次性補齊等民生類建議,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段俊主動加入巾幗宣講行列,通過婦女兒童之家、社區家長學校開展宣講活動,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與黨史學習教育有機結合,把黨的百年光輝歷史、惠民富民政策“送到”群眾的家門口,“傳”到老百姓的心窩里,實現黨史學習教育進社區、進家庭,引導廣大婦女兒童更加愛黨愛國,激勵更多家庭追憶崢嶸歲月,從黨的百年偉大奮斗歷程中汲取前進的智慧和力量,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
作為一名新時代基層的婦女勞動者,段俊始終發揮著婦女代表的示范帶動作用,她時刻將習近平總書記“幸福是奮斗出來的”的話語銘記在心,繼承和發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刻苦鉆研業務技能,努力學習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技術創新,提升工作質量和效率,在段俊的帶領下,她的團隊被評為“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昆山市巾幗文明示范崗”。
多年來,段俊常常利用閑暇之余參加公益活動,關愛婦女兒童,她是昆山開發區“護童鹿”聯盟的首位個人成員,依托婦兒中心陣地,依靠兒童關愛之家平臺,竭盡所能呵護未成年人茁壯成長。為了更好地帶領孩子們走出課堂,豐富課外知識,段俊還積極與昆山市女企業家協會溝通,每年籌集贊助20000元作為活動費用,帶領孩子們走進消防大隊、跨入敬老院、邁向戶外,幫助孩子們增長見識的同時也擴大了知識面。
作為“段勞模”“段代表”,她說:“因為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就是要為人民發聲,為人民辦實事。”
而作為“段大姐”“段媽媽”,她卻說:“即使擁有再多的榮譽,我也不會忘記底色。這激勵著我,為了‘大家’,走出‘小家’。”
“在我的身后,站著千千萬萬的農民工兄弟姐妹。我曾走過他們的昨天,要為他們美好的明天奮斗。”段俊表示,自己會時刻牢記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為社會發展、為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盡一份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