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新時代·黨代表話十年?
7月29日,位于江陰長江大橋下游約28公里處的張靖皋長江大橋首根鋼護筒順利打設,拉開世界最大跨度橋梁主體工程全面建設的序幕。這座跨江大橋建成后,將進一步優化長江干線過江通道布局,加快促進跨江融合發展。
聽到這個消息,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江蘇揚子江高速通道管理有限公司紀檢監督室副主任錢燕感到特別興奮。十年來,正是在江陰大橋這座雄偉的“中國橋”上,錢燕從一線收費員到收費站站長再轉戰紀檢監察崗位,見證更多安全高效的過江通道誕生,區域協調聯動發展不斷推進。
收費方式變了,服務初心不變
1999年,江陰長江大橋正式建成通車,22歲的錢燕大學畢業來到這里成為一名收費員。面對雄偉恢弘的大橋,她暗暗下定決心,“我要像一顆鋪路石,牢牢地嵌在橋路中。”
在江陰長江大橋工作的23年里,她確實就如同鋪路石一樣,將整個身心撲進工作中。在收費崗位11年,錢燕以“快且準”和“服務好”在一線收費員中脫穎而出。她利用業余時間查閱汽車信息,在公司“車型誤判率創優競賽”中連續3個月誤判率為零;耐心解答駕乘人員的各種提問和求助,總結出的“八點服務法”成為現場標桿服務法;創新推行“提前客貨分流、適時減控車道、合理布控渠點、優化轉彎曲徑”等主動應對車流高峰的“動態渠化”管理模式,使得收費站區域暢通度提升近10%。
2019年8月,錢燕擔任江陰大橋收費站站長,此時正值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進入關鍵時期。“當時剛出來新政策,我們經常連夜學習相關政策文件、操作流程,恨不得把一分鐘‘掰’成兩半用。”2020年1月1日零時,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正式取消,全國收費系統并網運行。“收費方式變了,但我們為民服務的初心永遠不變。”錢燕說。
在推進ETC推廣使用的過程中,錢燕帶領收費站工作人員進城下鄉、走街串巷,擺攤設點、發放傳單,“哪里人多、車多、期望多,我們就去哪里。”在錢燕的帶領下,江陰大橋收費站完成2893個ETC新客戶推廣,完成率高達850%。
過江通道多了,南北往來密了
“高效暢通的道路是群眾的向往,也是交通人的不懈追求。”這是錢燕在采訪中多次提及的話,也是十年來江蘇交通的顯著變化。
十年間,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我省的汽車保有量由800萬輛猛增到2300多萬輛。如何保證高效順暢的通行?錢燕以江陰大橋為例介紹,“以前,江陰大橋是有名的‘堵王’,節假日期間的日車流量最高達到16.9萬輛,但近年來不斷增多的過江通道使得大橋擁堵狀況明顯好轉。”2012年以來,江蘇建成過江通道8座,全省累計建成過江通道17座,隔江相望的設區市之間均實現過江通道直通。
越來越多過江通道的建成不僅提高了通行效率,更助推了區域協調聯動發展。2017年,江陰經濟開發區靖江園區掛牌成立,這是江蘇利用江南的資本優勢、人才優勢和管理優勢帶動和加快江北經濟發展的第一個跨江聯動開發的先導區和示范區。在這一創先之舉中,江陰大橋為促成江陰和靖江兩市突破行政區劃、實施跨江合作提供了可能,加速了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過江通道的建成通車有力推動南北往來和經濟發展,作為交通人,我倍感自豪。”錢燕說。
人在一線,心更要在一線
回想起五年前在人民大會堂現場聆聽黨的十九大報告,錢燕至今難忘那份興奮,“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設交通強國,作為交通人,我當時就感到熱血沸騰、使命在肩”。十年來,錢燕見證我國交通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路、中國橋、中國高鐵等成為舉世矚目的中國名片,人民高品質出行需求得到更好保證。”
2020年2月7日,連續奮戰在收費站防疫一線數天的錢燕向黨組織遞交了2020元的特殊黨費,“在2020年,我迎來了入黨第20年,又遇到特殊的疫情,作為黨員,我不僅人在一線,心也要在一線。”作為黨代表,聯系服務群眾、解決民生實事是錢燕孜孜不倦的追求。江陰大橋收費站二樓的“錢燕黨代表工作室”,成為她為民服務的新載體,同事在工作中遇到不愉快、家庭里碰見難題都愿意找她傾訴。“收費員有時會和駕駛員發生不愉快,如果不把問題解決掉,帶著情緒工作容易帶來更多問題。我們上班要求微笑服務、文明服務,所以我需要幫她們把情緒排解出來,這樣才能為廣大駕乘人員提供舒心服務。”
“現在我是一名紀檢監察新兵,我將在學中干、干中學,在助力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把好紀檢監察的方向盤,系好政治紀律的安全帶。”對于即將召開的黨的二十大,錢燕期待滿滿,“希望我們的交通強國建設取得更多突破,祝愿我們偉大的黨永葆青春活力,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來源:北京西路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