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新時代·黨代表話十年?
“剛才你們的表演,還可以再放開一些。演員演技可以老道,但這個角色和人物千萬不能演得讓觀眾覺得老道。記住,你不是在演一個成熟的角色,你演的是一個富有朝氣的年輕人。”
初夏時分,當記者趕到蘇州市滑稽戲劇團,準備采訪黨的十八大代表、蘇州市滑稽戲劇團名譽團長顧薌時,顧薌示意記者稍候,此時她正手拿劇本,帶著四五位年輕演員排練近期將要表演的劇目。從眼神到動作再到語氣,講到細節處,顧薌還走到臺上拉著他們做起現場教學。
6月初,隨著疫情形勢逐漸好轉,顧薌和劇團的演員們又開始為排戲而忙碌起來。“前一天凌晨我們才回到蘇州,不用刻意提醒,早上九點,大家都會準時來到排練室開始排練,后天劇團要去外地演出。無論如何,我們要對得起觀眾,對得起這個舞臺。”
顧薌從事滑稽戲表演,從1982年登上舞臺至今,正好是第40個年頭。被人稱為舞臺上“千面女郎”的她,在表演生涯中塑造眾多經典人物形象。
1991年,憑借《快活的黃帽子》中“窮得有骨氣,窮得開心,窮得瀟灑”的“黃毛”一角,顧薌首摘梅花獎;六年后,她又在《一二三,起步走》中飾演知恩圖報的農村女孩“安小花”,并因此摘得二度梅;2011年,憑借《顧家姆媽》中充滿人性真情的“阿旦”一角,顧薌第三次斬獲梅花獎。在全國7位梅花大獎得主中,她是唯一演現代戲獲此殊榮的演員。2012年,顧薌當選黨的十八大黨代表。
“當選黨的十八大代表,我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因為我帶領一個劇團,代表著一個劇種,代表著我們的藝術表演事業,責任重大!”正是這樣的責任感,推著顧薌在藝術道路上不停步。
即便過了退休年齡,顧薌依舊盡可能參與劇團演出。“有人和我說,你三次獲得梅花獎,又是黨代表,可以不用那么辛苦。‘你們重要演出喊我參加,送戲下鄉這種活別喊我’,我永遠不會這樣說。”顧薌很自豪地告訴記者,哪怕再苦再累,她都從未因為私事耽誤過演出。“演員的價值就是在臺上,觀眾都不認識你,角色都不認識你,排是你排,演不是你演,你還當什么演員?更不要提你還是一名黨代表、梅花大獎獲得者。”
回顧過去十年,顧薌寫下“自信”一詞作為關鍵詞。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提高文化產品質量,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糧。顧薌至今對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一句印象深刻。
“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我們愈發感受到,最近十年來黨和國家的變化日新月異,老百姓對于文化生活,特別是高質量的文化生活期待更多。”最讓顧薌感動的是,一次次看到劇場里坐滿觀眾。“只要老百姓喜歡這個劇種,喜歡我們的表演,我們就更有信心,創作出更好的作品奉獻給觀眾,讓大家在生活中多一點笑聲、多一分感動、多一點幸福、多一點思考。”她坦言,服務人民群眾,文藝工作者壓力很大,責任很重,因此干勁也更足。
“滑稽戲的任務就是讓人‘笑’,帶給觀眾歡樂,讓大家開心,這是滑稽戲區別于其他劇種的特點。”在多年的演出中,在與觀眾面對面的交流中,顧薌精益求精打磨演技。從百姓視角看世界,反映普通人的所思所想和喜怒哀樂,講小人物故事,詼諧靈動,更容易在觀眾中引發共鳴。在顧薌看來,“滑稽戲的表演要通俗但不能低俗”。秉持著這樣的觀念,她不滿足于在臺上甩包袱、放噱頭,她靜心鉆研喜劇的核心內涵,尋找笑聲過后留給觀眾的思考。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脈,文藝是時代的號角。“黨的十八大以來,蘇州滑稽戲劇團擔起謳歌時代的責任,歌頌偉大祖國、偉大的黨,歌頌楷模、歌頌好人好事。”顧薌告訴記者,這幾年,蘇州滑稽劇團創作的反映蘇州經濟發展的《探親公寓》,通過一個家庭的故事反映祖國富強的《顧家姆媽》,演出時受到觀眾的好評。最近,劇團演員還以身邊的黨員模范故事為素材,創作新劇《又見炊煙》。
文藝作品是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精神食糧,也是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在顧薌看來,深入火熱的發展一線,從生活中汲取豐厚滋養,創作出更多文化精品,正是蘇州滑稽戲劇團始終堅持的創作理念。“我們一直在貼近生活、寫生活,寫群眾身邊的人,展現生活中的真善美,否則也產生不了那么多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我們就是想通過一部部接地氣的作品告訴觀眾,在我們身邊有許多充滿正能量的凡人善舉。”
源源不斷出精品,關鍵要源源不斷出人才。蘇州滑稽戲劇團演員隊伍中,超過八成是80后、90后演員。作為滑稽戲國家級傳承人,顧薌堅持把個人的道德修養、社會形象與作品的社會效果統一起來,堅守藝術理想,追求德藝雙馨,將舞臺之外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傳幫帶”。在劇團,每一場由顧薌指導的排練,她從不遲到早退,大到服裝道具,小到動作眼神,她事無巨細,從嚴要求,目的就是幫助青年演員更快成長。她還堅持走進學校、鄉村,傳授和普及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知識。
“我對黨的二十大召開充滿期待。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我期待文化事業發展收獲更加豐碩的成果。我們將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創作更多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讓文藝的百花園永遠為人民綻放。”放眼未來,顧薌滿懷信心,為文化事業添磚加瓦,為人民生活創造歡樂。
來源:北京西路瞭望